丢了两周的银行卡没有时间去补办,手续过于复杂要奔波的地方太多; 胃一直反酸,不觉得太疼就不想去医院,不想话时间,随便买些OTC,希望至少有心理作用;
今天必须要打这几个电话,否则明天就可能失去订单;
开业迫在眉睫,为什么货还没有到?一天打5个电话过去催,虽然知道货在路上打电话没用,但似乎打了电话就能稍稍缓解一下焦虑;
家里人抱怨一周可以看见你的时间只有临睡前和早上醒来的短短一会儿;
你找不出相对整一点的时间出一趟远门,窝在家里,很久也看不完那本并不很厚的书;
恋爱,两个人要找到都有空的时间真是困难,需要把一个月的日程都对上一遍,才发现两三个不确定的可以约会的几个小时;
......
很显然,你得了时间焦虑症,几乎所有生活在大城市里的人们或轻或重都会被这种病感染,觉得时间永远都不够用,每次用起来都陷入深度焦虑。每次DEADLINE来临,时间焦虑症候群都无限抓狂,赌咒发誓下次不会再发生这样的情况,一定要提前安排好,但是下一次......
你需要时间管理。
时间管理是老生常谈。几乎每个像样的公司都会对员工进行时间管理的培训。每个老板都希望员工可以把效率提高再提高,让8小时发挥出12甚至14小时的功效,每个员工也都希望可以尽快完成汹涌而来的各种任务,面对DEADLINE和业绩指标不再跌跌撞撞。
可是很少有人真的做到。因为大家还没闹明白:提高速度并不代表真正管理好了时间;一些传统的管理时间的方法固然有效,但也不适用每一个人,尤其不适用于"散漫"的人。
时间其实就是你使用时间的方式。从来没有人可以真正控制时间,它那样公平,每个人都只有24小时一天。因此真正的时间管理并不建立在对时间的控制上,而是建立在对生活的理解上。新的时间管理,实质是对生活的管理。
提高速度≠管理好时间
在现在的社会,似乎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学会迅速。在最短的时间里完成最多的事情,永远都处在时间的压力之下。如果你认为时间管理等于速度管理,你必将开始对自身无休无止的逼迫。
客户没有拜访完?好吧,和男友的约会先推一推。计划没有写好?如果不熬夜,明天8点之前怎么都不可能完成。工作那么多,没有时间和家人在一起,就算在一起也不停地看手表。
有效率自然是好事,但是大多数人之所以不能避免焦虑,是因为一个错误的信念:以为加快速度就可以解决问题。加快速度确实可以让你多解决一些问题,但是不能帮助你建立时间和生活的和谐关系。有时候加快速度反而体现为拔苗助长,你的内在节奏反而被打破了。
比如熬夜做事,看起来你拼劲十足,而且确实把事做完了,但是你的身体会疲倦,你的兴趣会不知不觉减弱,内分泌失调和颈椎痛会在你拼一段时间之后准时造访你。
大师安东尼奥尼在电影《云上的日子》里讲了这么一个故事。一个传教士在非洲,3天内要赶到某地。他急着赶路,每天天不亮就出发。到了第三天,几个搬运工却不急着动身,在一边静静地站着,似乎在等待什么。传教士问:"你们在做什么?"搬运工就说:我们走得太快了,身体在这里,我们必须等待灵魂赶来。"
破除对速度的迷信,其实是换一种方式与时间相处,也是换一种方式与人生相处。
放弃管理时间,管理好我们自己吧。很多好似後不是效率的问题,而是我们能否把生活变得更适合自己的问题。
前人的方法不够好用?
职场上几乎人手一本效率手册,但是你发现没有,有时候就算写下来要做某事,拿它当"重中之重"惦记了很久,还是总找不到时间去做。
你使用了著名的"四象限"方法。就是把事情划分成紧急且重要;紧急但不重要;重要但不紧急;不紧急也不重要的4类。传统的书上都说,每天都要坚持做重要的但是不紧急的事情,比如学习,和家人好好相处,锻炼身体,这些常常被紧急的事情挤到一边。
这也是著名的80/20原理常常告诫人们的地方:人啊,总是把80%的时间花在了20%的无谓琐事上,其实真正给人生带来变化的,有决定作用的事,只占20%。比如80%的利润来自20%的客户,与其花力气开发新客户,不如先留好老客户。只有把80%的时间都用在了20%最重要的地方,才可能实现对时间真正的最大化的利用。
这些道理很结实有用,但是它把人当作机器对待。人如何准确知道自己的时间做了百分之多少饿分配?四个象限从来都没有绝对的分割,人很难在当下立刻判断出什么是真正重要的事情,紧急的事情也不可能不去处理。对很多人而言,越是按照这些方法管理时间,越是感到沮丧---这么经典的方法对我都没用!
不是传统的方法过时了,而是我们需要来点新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xlem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